为僧,号西顽。
历史上,钱秉镫与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是真正的明遗民,真正的守节者,至死从未失节。而大部分的明遗民,如黄宗羲之流,大多早年激烈反清,晚年失节顺清。与之相比,钱秉镫至死不渝,更显得弥足珍贵。
丹初身边正缺一个人品端正、文采飞扬的文士,正可把钱秉镫收为己用。
靠近梧州后,丹初还没下船,先派人邀请钱秉镫。
钱秉镫亦很爽快,召之即来。他年近四十,目光如炬,精力充沛,见到丹初,长揖说道:“罪人钱秉镫,见过爵帅。”“钱先生,何罪之有?”明朝官场礼节极繁,丹初作揖回礼,以钱秉镫为翰林词臣,干脆称他为先生。
“某为救金堡,为阁辅化澄所忌,遂乞假,俨然罪人矣。”
金堡为“五虎”中的“虎牙”,用今天的话讲,大概是个愤青,逮谁骂谁。他借楚党之势嚣张于朝廷,却屡次攻击楚党,何腾蛟是、堵胤锡、瞿式耜、李成栋等勋镇重臣都被他弹劾过,丹初自然也没例外。
化澄即为王化澄,崇祯七年进士,隆武年间巡按广东,为官不廉。永历帝即位时,王化澄拥戴有功,从此官运亨通。此人极擅长钻营,与国舅王维恭结纳,通族为兄弟,如今已任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
当今内阁有四个辅臣,论人品德行,王化澄不如其他三人,但比其他三人有见识,精明干练,不失为一个能臣。譬如,王化澄便主张招抚大西军,联合孙可望抗清。
只是,南明的党争已经病入膏肓。身为阁辅,动辄得咎,王化澄手腕再强,也备受党争之苦。
丹初避而不谈金堡的事,笑道:“昨夜,我做了个怪梦。有一老者托梦于我,说我今日可得一文士,叫钱澄之。我等来等去,未见到钱澄之,却见到了钱先生。钱先生绝非罪人,其实文章华贵,真乃词苑翘楚。”
钱秉镫神色大变,瞪大了眼睛,对丹初又敬又畏。他对朝廷已经绝望,乞假后原指望朝廷加以挽留。没想到,不管是堂官还是皇上,都无甚反应。
或许,堂官并不想与朝廷“打虎”运动唱反调,也不想得罪王化澄。或许,方今纷乱,永历帝根本就未收到他的乞假奏疏。
以乞假相要挟,却未获挽留,对官员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污辱。更何况,他还是个清贵翰林呢?照惯例,他必须立即起程,不得恋栈,免得被人耻笑。
因此,钱秉镫已经决定离开朝廷,甚至为自己取好了化名-钱澄之,若要潜归家乡,便知隐姓埋名。二人初次见面,岑丹初何能窥出他的心思?难不成,他真的无所不知?
钱秉镫毕竟也是见过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