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托大,以表字相称了。本帅生于崇祯三年,比城壁小两岁,籍贯庆阳府,与平凉相近。”
“爵帅年轻有为,治军有术,两次全州之战,力挫鞑虏,实为陕人楷模。”
“呵呵,”丹初笑笑,意味深长地说道:“今后,咱们总得念及同乡之谊,互通声气,遇事互相支援。”
东勋大将多为河南人。李成栋出身于陕西宁夏卫军户,降明后驻防开封,在开封之战中表现卓异,麾下大将多为开封旧部。同袍战时并肩作战,情谊自不相同,足以超越乡谊。
马宝却是在明亡后归降李成栋的,虽是陕西同乡,毕竟不是李成栋的嫡系,未曾在开封大战中出力。李成栋死后,马宝虽然骁勇,却混迹籍东勋中,始终难以出头。
他自视甚高,叹道:“陕人武将之强,实不下于辽人。当今陕军之强,自然首推西军。顺军自自成殁后,已经大为没落。忠贞营强盛一时,却日益衰退。爵帅的赤军是后起之秀,却已俨然超过忠贞营矣。”
有明一代,陕西为边防重镇。朝廷除在陕西设行省外,又在陕西以西设陕西行都司,镇守河西走廊。陕军经年与蒙古骑兵作战,为明朝边军精锐。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亦起于陕西,军中骨干多为边军、边民。到了明末,陕人名将之多,可与辽人不相上下。
若丹初威望足够,若赤军实力足够强大,若军政府地盘足够大,若能整合陕人大将,征伐天下将大有把握。不过,此事任重而道远,还得循序渐进。“城璧过奖。吾辈皆为陕人,流徙万里,只为抗虏。赤军若果能担当大任,必矢志抗虏,决不敢存丝毫私心。”
“爵帅一腔赤诚,宝不如也。”客套话说完了,马宝神神秘秘地问道:“爵帅可知道,前些天,广州城北打了一场大仗?”
“嗯,听说过。”丹初波澜不惊,说道:“三月初六,尚可喜率部推进至广州北郊,派人招降杜永和,被严词拒绝。初九日清晨,鞑子抬梯子进攻广州北城,杜永和顽强抗击,鞑子大败而回。”
广州无虞,梧州也就暂时安全了。人心慢慢会安定下来,东下援粤之事也可以暂缓。
“依爵帅看,杜永和能守住广州吗?”
“必定守不住。”丹初语气很坚定,毫无疑问,令马宝颇为不解。
他看着马宝,说道:“我倒听说,今上逃离肇庆后,杜永和惊慌失措,一度逃离广州,在新会准备舟船,准备出奔琼州。我义弟李元胤知晓后,驰马质问,杜永和才作罢,返回广州守城。这件事,城璧可曾知晓?”
马宝心中一惊,东勋内部的丑闻,岑丹初竟然掌握得如此清楚。早就听说赤军情报局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