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献给朝廷,请皇上处置。不过,大将军统一节制前线军务,此事还请大将军定夺。”
心里还有朝廷,这王兴果然不一般。丹初此次援广,还将有绝大的动作,不妨提前结好朝臣,免得将来事情做出,朝臣又说他跋扈不臣。
“电烨崇奉朝廷,真乃勋镇楷模。缴获银钱归于朝廷,实乃臣子应有之义。我当上奏奏朝廷,褒扬电烨忠义。只是,前线军事日急,用度浩繁。不如留三万白银充作军需,一万供给朝廷,剩余电烨留作自用,如何?”
王兴自然不敢反对,连声应允。
未几,瑞国公两广总督杜永和派使求见,使者仍为都督同知吴文献。
“恭喜大将军,赤军旗开得胜,鞑子望风而逃。广州阖城军民得到保全,感激涕零。瑞国公特命某面见大帅,赠黄金百两、白金万两,另有猪羊果品酒水若干,还请大将军笑纳。”
“多谢瑞国公美意。”
广州解围,吴文献甚是高兴。杜永和一扫往日晦气,恨不得立即就要反攻清军,故派吴文献赠送厚礼,催促丹初用兵。
丹初对此心知肚明,却只字不提反攻的事。赤军奉命援救广州,任务已经完成,可以无愧于天下矣。
扈从诸镇兵马虽众,真正能攻坚、能野战的并不多。赤军陆师只有一万人,还要兼顾三水、佛山等地,就算反攻夺下清远、从化等城,也只是为东勋作嫁衣裳。
果真,吴文献沉不住气,眉飞色舞地说道:“大将军,据斥候讲,尚可喜率部向从化方向逃窜,耿继茂率部向增城方向逃窜。鞑子屡战屡败,士气低落。天军正应乘胜追击,不知赤军何时拔营?我广州军民也好筹备粮草军饷,随时供应犒劳赤军。”广州为岭南名珠,城池甚大,城内人口近百万。明朝进一步扩建城墙,将宋时三城合而为一,北城墙一直建到越秀山上。
这就形成了虹吸效应。广州周围的佛山、金利、慕德、花山诸镇都很富庶,人口甚于内地大县。但明朝并未在以上诸镇设置州县,也就没有修筑城池。
赤军一到,清军暴露在旷野之上,一旦战败,一旦水路被赤军切断,便有全盘崩溃的风险。
清军只得从广州撤围,进一步收缩防线,放弃金利、慕德诸地营垒。
从化离广州最近,对广州威胁最大。增城位于惠州府城与广州府城之间,连接惠州、广州。惠州守将黄应杰为东勋旧将,反复无常,不得不妨。
广州清军要撤退,最理想的方向就是从化、增城。尚可喜、耿继茂二帅分驻从化、增城,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瑞国公既热衷反攻,为何不亲自出城见我?”
冷不叮的一句话,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