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以赤军的实力,完全可以袭占王兴的地盘。王兴并无此种顾虑,他曾向丹初提议,愿意献城自效,把所部改编为赤军,丹初并未接受。
此刻,王兴旧事重提。他那部分义师,打游击守城还可以,野战是真不行。
王兴如此踊跃,丹初也不好拂了他的面子,说道:“卿之才不在于野战,而在于防守。这样,我封你为守备标标统,你作持久坚守计,待我回师粤东,你再起而响应。”
“那我坚守恩平,等待大将军归来。”王兴寄籍恩平,以恩平为老巢。
“不,恩平地处平原,不易防守。不如守汶村,汶村你可听说过?”
“可是新会县台山附近的汶村?”
“正是。”
王兴不免失望。汶村地处偏僻,只有村寨规模,跟恩平县城没法比。崇祯末年,当地乡绅为防土贼,在汶村修筑木城,今已废弃。
丹初看出了他的心思,说道:“汶村依山傍海,林莽茂密,只有一条羊肠小路与外界联通,位置险要。海滨之地可以耕种,可以煮盐,可以通商,足为根据之地。
“我走之后,东勋不一定能守住广州。广州不守,则恩平不保。电烨,你得早作准备,先派人过去经营汶村。将来,万一粤东崩坏,你要立即移营汶村。
“汶村临近广州,就算鞑子占领了广州,有你在汶村,就足以牵制鞑子大军。届时,我再从容回师,与鞑子决一死战。”
王兴恍然大悟,始知岑丹初高瞻远瞩,另有谋划。他擅长防守,欣然领命,说道:“大将军放心,某必不辱使命。”
周玉、刘保分别是疍民、社兵首领,一并晋见。广州周围多疍民、社兵,派系林立,周玉、刘保二人威望最高、实力最强、抗清意志最坚。
疍民、社兵世代居住一地,不会轻易迁徙。赤军走后,周玉、刘保二人将各自率部返回故地。
周玉略识文字,说道:“大将军废除贱籍,解放疍户为民户。我等疍民皆翘首以盼,盼望大将军早日总督两广,施展大才。”
自崇祯末年以来,两广总督皆不得人,丁魁楚、佟养甲、杜永和三任总督皆非戡乱之才,抚民无术。岑丹初在粤西解放疍民,招募疍民为水师,也给粤东疍民带来了希望。
刘保则说道:“赤军在粤西着佃纳粮,佃民安乐,无复饥馁之苦。我辈组织社兵,聊作自卫,佃户依旧困苦潦倒。望大将军早日归来,使我佃户有盼。”
战争之伟力,厚植于民众之中。丹初颇受触动,周王、刘保二人皆为底层民众,备受歧视。佃户、军户、疍户、匠户、灶户……这些人才是社会的主体,却长期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不受当政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