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清军攻势,一举打破清军在北线的优势。
不过,这对水师要求极高,以虎贲镇水师协当前的运输能力、水战能力,尚不足以深入敌后,冒险进攻肇庆。南洋舰队当有这种能力,但南洋舰队船大吃水深,根本就进不了西江上游,不可能绕道广州,再从广州溯江至肇庆。
“朱成功那边可有消息了?”“尚无。鞑子已经攻破四明山寨,正准备进攻舟山。舟山若被攻破,鲁监国将无所凭依,金门、中左所也将失去屏障。因此,我们判断,朱成功不会出兵粤东。就算他派海师到粤东,也不会进攻鞑子,而只会落井下石,谋取潮州。”
冯加礼补充道:“潮州郝尚久亦在观望。我们派侦侯过去联络,许以新泰侯的官爵。郝尚久犹豫不决,盖因形势不明,不敢轻易反正。
“定南藩旧将马雄,麾下还有三千兵马。张存仁不信任他,又不便解除他的武装,命他移师惠州,屏护广州。马雄原本不愿,”
郝尚久等军阀都是这样,不清不明,可清可明,哪边势头强劲就倒向哪边。对付这些军阀,丹初在粤西之战中已有经验,即借助战乱,强行收编他们。
孙可望派大西军经略贵州、四川,遇到大小军阀,就不分青红皂白地予以消灭、收编,彻底结束贵州、四川乱局。
岑丹初也深受启发:攘外必先安内,军阀乃乱世祸源,必须除掉大小军阀,才能稳固后方统治,进而与满清争夺天下。
郝尚久占据潮州,固然要尽力争取。待赤军夺取粤东后,不妨以高官厚禄笼络他,但决不许他割地自雄,继续割据潮州。
“杜永和借寓琼州,只得响应赤军反攻粤东。但他说军队新败,粮草紧缺,需整顿军备,再行反攻。其意亦在观望,如同赌徒,不敢轻易下注。倒是广州城内的范承恩,降清后怏怏不乐,暗中庇护抗清志士,值得我们笼络。”
范承恩原是东勋裨将,与杜永和关系恶劣。他出身淮安衙役,老实忠厚,与李成栋、李元胤父子关系很好。李成栋战死后,范承恩积极上书永历帝,主张应由李元胤接任主将,反对杜永和自任两广总督。
杜永和怀恨在心,当众骂范承恩为草包。广州事急时,杜永和主张出奔琼州,范承恩极力反对,被杜永和当众杖责。范承恩不忿,向清军款降,清军由此破城。
范承恩没有杀掉杜永和,反落了个汉奸的骂名,亲友都为之不齿。张存仁、尚可喜也不信任他,不愿重用他。李尔龙刺杀张存仁,慷慨就义,更刺激了范承恩。历史上,范承恩于永历六年再度反正,占据广州,后兵败自刎。
前线形势已明,丹初下定决心,说道:“前线将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