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首战制胜
二十三日,岑丹初率虎贲镇亲兵协疾进罗定州。沿途皆为山间小道,不便行军。好在两地相距约一百里,虎贲镇多骑兵,正常行军可在当天抵达罗定。
清军不敢走山道进攻岑溪,但在沿道替宾镇、金滩岭据险设防。守军人数不多,无力阻挡赤军大军,但迟滞了赤军前进速度。
当赤军冲出山道,进入罗定州平原时,天色渐黑。清军派兵过来袭扰,双方一阵混战,各有损失。
敢于夜战的军队,不说都是精锐,至少不是弱师。丹初隐约感觉到,赤军必将在罗定州有一场恶战。说不定,这里将成为两军决战的地方。
战场直觉这东西,要靠经验,也要靠天赋。岑丹初穿越五年,每战必胜,从一名童子兵晋升为郡王,颇有种天命在吾的自信。灵敏的战场直觉,仿佛是天生一般,帮助他在残酷的明清战争中快速崛起。
赤军就地扎营,斥候、侦侯、塘兵进进出出,战场态势也渐渐清晰。
亲兵协大营距州城约有二十里。亲兵标、骑兵标、炮兵标皆已赶到。辅兵标离得也不远,一个时辰后就能赶来。
这就是一万两千人马,其中战兵约八千人。急时,四千辅兵也能参战。毕竟是亲兵协的辅兵,战斗力不比步兵协战兵弱。
明后两天,辅兵协一万人马将陆续赶到,其中有工兵、舟桥兵、辎重兵等,为攻城战、持久战所必需。
最近一支援兵为步兵第二镇骑兵标,约有两千人马,可在两日内抵达罗定。步兵第二镇第四协一万五千人马在昭平,先沿桂江顺流而下到梧州,再急行军,可在四日内抵达罗定。第二镇第二协在浔州,约有一万五千人马,为总预备队,先沿浔江顺流而下至梧州,再强行军可在六日内抵达罗定。
这么一计算,赤军确实可在罗定与清军展开决战。
清军离罗定更近,北线主力可以随时移师罗定。但北线战场包涵西江航道,是粤西前往广州最便捷的通道。清军必须在北线保持必要的兵力,防范赤军沿西江顺流而下。
事实上,两军都要在西江沿线部署重兵。赤军要保梧州,就得保封川。清军要保肇庆,就得保德庆。梧州、封川、德庆、肇庆皆沿西江而建,沿途多峡谷,不好展开兵马,不利于大兵团作战。
次日,赤军拔营东进。行军不到一个时辰,罗定州西城楼已经在望。
罗定州城建在泷水(今罗定江)东岸,明朝在此建有一座卫所,曰泷水所,与州城同城而治。
泷水水浅,早有一支清军背水列阵,看其旗号正是耿仲明的靖南藩军队。
“报国主,前方靖南藩鞑子约有三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