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试探国主态度,二就是要争取时间,等待援军。”
城内缺少内应,大炮又不够多,赤军想抢在清军援军到达之前攻下罗定,基本已不可能。
岑丹初从善如流,说道:“传令停止攻城,大军在泷水东岸扎营,修筑营垒,准备迎战鞑子。第二镇那边,催促他们加快速度,最起码要先派骑兵赶赴罗定州。”
“请教国主,鞑子使者怎么办?”
“留一个小卒回去传信,就说我愿请和,要求世守粤西、粤东。其余人严刑拷打,讯问情报,之后全部处死。”从攻城改为扎营,又是临时改变军令。军中一阵忙乱,直到下午申时才渐趋平稳。亲兵协在泷水东岸扎下六座营垒,辅兵协工兵标、舟桥标陆续赶到,在泷水两岸扎下四座营垒。
天色阴沉,似有大雨。为防范泷水暴涨,舟桥标分派人手,在泷水两岸架设浮桥,沟通泷水两岸。
当天,赤军在罗定城外设营十几座,横跨泷水两岸,俨然已把罗定当作主战场。
与此同时,斥候、侦侯不断刺探情报,清军态势也渐渐明晰。
满清靖南将军巴山原为北线清军前敌主帅,惊闻罗定有变,当机立断,把前线军务交给耿继茂,自己亲率大军援救罗定。
援军当中,满蒙八旗战斗力最强,旗兵约一千余,算上扈从的包衣阿哈,人数不下两千人,战马约三千匹。
靖南藩也派出了精锐“神器营”,由左翼总兵徐得功率领,一人一马,战兵至少有四千人。孔有德、耿仲明原本是明朝登莱巡抚孙元化的老部下,擅使火器。
为对付赤军,耿继茂在军中成立“火器营”。去年,火器营在广州城北与赤军激战,大溃,之后重建,改称“神器营”。神器营模仿赤军亲兵标,大量装备轻型野战小炮、重型火绳枪,一人一马,便捷迅速,实力不容小觑。
值得一提的是,清军也改进了重型火绳枪,仿造出了纸包弹。
满清以骑射起家,但非常重视火器技术。以往与明军作战时,满清对手不强,发展火器时更重视火炮,特别是攻城的红夷大炮、野战的冲天炮、机动性强的霰弹炮,最受清军青睐。
弘光朝灭亡后,明清战场重心转移至长江以南。南方明军已习惯使用火绳枪作战,每营必有火枪手,称之为“铳兵”。但铳兵组织纪律不佳,鸟铳威力不大、可靠性不强,受到清军的轻视。
清军使用传统大梢弓便能压制南明鸟铳,因而无意发展火绳枪。直至遇到赤军,清军才意识到火绳枪、燧发枪的重要性。不管是多尔衮还是继任的福临,都对火绳枪、燧发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下令工部限期改进。
满清已经占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