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知尚可喜进入广州后,可会对范承恩下毒手?”
“尚可喜初入广州,或许还不敢大开杀戒。”
“他若敢杀范承恩,便是自绝后路了。”
正在二人商议之际,马雄过来谒见。马雄原为定南藩副将,在惠州反正,挡住了清军东逃福建之路。
丹初立即传见。未几,一个三十上下的中年武将进入中军大帐。他身材魁梧,胡须茂盛,见到丹初就拜,说道:“卑职马雄,参见国主。”
“请起,请起。”
“卑职反正来迟,万请国主恕罪。”
“无妨。蛟麟屡次谈及你,说你骁勇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今日,本藩见你虎背熊腰,相貌堂堂,便知蛟麟所说不假。你父子同为赤军步兵标统,为赤军从未有过之事,足已传为佳话。”“国主开恩,不计前嫌,吾父子感激涕零,当誓死效忠国主。”
寒暄已毕,马雄献计道:“尚可喜退入广州不久,立足未稳。若国主愿意,我可统兵来援,争取一举夺下广州城。”
与其调马雄来广州,不如让他继续镇守惠州,一来扼守尚可喜的退路,二来与潮州的郝尚久相呼应。
“不然,”丹初断然说道:“本藩志不在夺取广州,而在全歼鞑子。这次广州之战与肇庆之战一样,赤军铁桶围城,争取不使一个鞑子漏网。”
肇庆之战还没完全结束,赤军短时间内也不能齐集广州。作战局估计,至少还需六天时间,第二镇、南洋舰队主力才能赶到广州,参与围城。
“那么,我还是镇守惠州?”马雄问道,略感失望。
“呃,”丹初略一沉吟,说道:“我让黄应杰守惠州,你率部进攻增城。”
奉化伯黄应杰与新泰伯郝尚久一样,原都是东勋大将,先降于清军,再降于赤军。黄应杰所部战斗力一般,士卒多为人,不如马雄部精锐。
至于增城县,属于广州府,与惠州接壤。粤东沿海多平原,有驿道贯穿全省,连通福建、广西。增城就位于驿道上,清军若要走陆路逃往福建,增城为必经之道。
马雄若能攻下增城,就能进一步威胁广州清军。他见猎心喜,说道:“国主放心,某一定不辱使命。”
他正要告辞,丹初挽留道:“先别急着走,中午我设宴招待你。”
“军务紧急,某想立即赶回惠州,部署攻城事宜。”
马雄久经战阵,早已默默盘算起来。广州距惠州二百多里,信使从广州骑快马赶回惠州,至少需要一昼夜。惠州离增城有一百二十里,部队至少要走两天。这样一算,他这镇兵马至少要三天后才能赶到增城城下。
“不急,不急。”丹初笑道:“惠州当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