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十成炮依次开炮,把致命的实心炮弹投向敌军。
在二里远的距离上,只有十成炮、红夷大炮、冲天炮能对敌军造成有效的杀伤。
赤军十成炮虽少,却先声夺人。清军没有重炮,屯齐只得催促部卒上前接敌。
这两年来,赤军每次与清军接战,都能以逸待劳,逼迫清军前进。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十成炮便于携带,射程较远,可以先敌开炮。
第一轮炮击,有五发炮弹打偏,四发炮弹落入敌阵,击毙数十名旗兵。这四发炮弹伤害不大,但在清军当中引起一阵恐慌。久闻赤军火炮强大,有一种易于携带的红夷大炮,今日交战,果然名不虚传。
两军逼近至一里远,清军已经损失了上百号人。在这个距离上,清军的冲天炮终于能够派上用场了。冲天炮同样很笨重,需要四轮炮车承载。但冲天炮毕竟比红夷大炮要轻便,汉军八旗携带了十几门冲天炮,以加强火力。
赤军炮兵协也装备了十八门冲天炮,得益于优秀的炼钢技术,赤军冲天炮更加轻便,威力也大得多。
若要拼火力,满洲火器营都不是虎贲镇对手,更遑论屯齐这支混编八旗了。
“骑兵出击!”屯齐毅然下令,中军旗色变换,吹鼓手吹响号角。未几,蒙古骑兵从两翼掠出。
赤军随即做出反应,派骑兵从两翼出击。
骑兵为两军精锐,蒙古骑兵可以熟练地在马上骑射,赤军骑兵则可以熟练地地在马上装填子弹,连续射击。
更奇的是,清军骑兵中有一支使用火枪的小股索伦兵,也能在马背上熟练地装填子弹,竟然是火绳枪!
定虏式马枪射速慢,威力大;弓箭射速快,威力小。不多时,骑兵短兵相接,两军更换武器。士卒大多使用长矛、马刀、流星锤,官佐大多使用马槊、大刀、长矛。
赤军中有一大将使用鞣鞭枪,在骑兵中所向披靡,正是大名鼎鼎的虎贲镇镇统马宝了。
趁着骑兵交战的空当,清军加快了行军的步伐。他们仍未下马,因而速度颇快。
赤军则继续发场火力优势。待清军近至一百步时,五十四门劈山炮相继开火。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把密集的铅弹投向清军。
若以每门劈山炮每次开炮发射一百枚铅子计算,劈山炮一次齐射就可发射出五千四百发子弹,威力可想而知。
清军下意识地举高盾牌,俯低身子,但仍有不少人被铅子所杀、所伤。
汉军匆匆布置轻型火炮,使用百子炮、子母炮、虎蹲炮等还击。满洲兵则纷纷下马,抛射弓箭。中军一声令下,无数弓箭刺破苍穹,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尔后落入赤军阵中。
“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