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人和,竟为鞑虏所败。”
每临大战,钱秉镫总是在行辕出谋划策,成为丹初最信任的谋士之一。
“赐姓之失,正可为我军之鉴。依诸公高见,朱成功为何失败?”丹初环顾帐内诸人,问道。
赤军已形成了制度,每遇大事,召集高级将领、幕僚充分讨论。丹初有意识这样做,以便启发大家,提高大家的谋略水平,他自己也常常从中获益。“主要是轻敌。”钱秉镫先发言,说道:“此战,赐姓藩太过顺利,不管是在定海,还是在崇明、瓜洲、镇江,藩军无往不胜。特别是在镇江期间,周围府县纷纷请降。想必朱成功有些飘飘然了,才在镇江耽搁多日,又在南京按兵不动,妄想不战而克南京。”
“千不该,万不该,赐姓藩不该带家眷上战场。”作战局长何肇基说道:“古人有云,女眷入军营不吉。赐姓从镇江到南京,本可走陆路,昼夜兼程,一昼夜便可抵达南京,却偏偏要走水路,士卒拉纤挽船,用了十日才到达南京。究其原因,恐怕就是因为家眷在船上。”
“确实,”教导局长褚永培附和道:“赐姓军败后,士卒都跑到江边保护家眷,无多余后力增援前线,前线诸军多被清军围歼,大将或死或俘。”
打败仗不要紧,日后总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若被敌军围歼,后果可就严重了,将士不是被杀就是被俘,日后连报仇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次,朱成功败得极惨。陆师精锐多部署在前线,大多被清军围歼。赐姓藩最重要的大将-中提督甘辉,以及后提督万礼、宣毅左镇万义、左武卫林胜、右虎卫陈魁等大将或阵亡,或被俘杀。
朱成功花费重金打造的陆师精锐-铁人军,也在此战中全军覆灭。赐姓藩陆师本就孱弱,历经数年,耗银数百万两,终于练成了十万陆师,竟然一战而溃,精锐皆被歼灭,简直匪夷所思。
“赐姓藩没有骑兵。或者说,骑兵太弱。”马宝一向重视骑兵,说道:“赐姓没有骑兵,陆师难以行远,大都部署在南京城下,没有部署到周围府县,拦阻道路。鞑子调遣援军,一路畅行无阻,可以直抵南京城下。”
第四镇镇统焦琏附和道:“铁人军之败,也可归咎于骑兵。这铁人军全身穿戴铁甲,故能抵御满洲兵的弓箭、火器,临阵使用火器,故能击败满蒙八旗。但铁人军行动不便,必须得有骑兵在旁策应。江南绿营素来名声不显,欺负赐姓没有骑兵,以绿营骑兵用连枷棒,竟能击破铁人军,着实出人意料。”
顾炎武亟亟于恢复江南,说道:“赐姓一到江南,士民振奋,官吏易服而降。一破镇江,而丹徒、高淳、溧水、建平来附;一入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