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灵渠水位上涨,三版依旧不能通过。我们拆掉火炮、桅杆、航帆等物,勉强可让三版船通过灵渠。至于长龙战船,吃水太深,只得用数十个羊皮阀子增加浮力。不过效果不好,容易挂底、碰岸。因此,我们只运来一艘长龙,三版船倒是抢运过来不少,足有六十多艘。”
阮廷峰思考片刻,补充说道:“对,整个雨季,我们从广西调来两标六营水师,有长龙船一艘、三版船六十多艘。”
六十艘三版船,对赤军在湖南作战已经足够了。但将来若要经略江南、四川,这些船只远远不够。
拖罟船被长龙船拖拽着,侧后有六艘三版战船护航。顺风顺水,船行甚速。
大约巳时三刻,衡州城渐行渐远,湘江江面宽阔不少,前面出现两个长条形的江心洲,西面小,东面大,形似一双筷子。原来,蒸水、耒水在江心洲前汇入湘江,夹带大量泥沙,各自冲积成一片江心洲。此地江水冲刷河床,水位较深,江面宽阔。赤军在此设置了一处粮台,水师协则在此设置了一个前进基地。看到主力战兵陆过,粮台、水师基地的辅兵争相摇旗致敬。
“这地方叫什么名字?”丹初问道。
顾炎武留心考察地理,在一旁说道:“国主,此地乃蒸水、湘江、耒水三江汇合之处。前面江中两片沙洲,当地人称之为筷子洲,习惯把三江口、江心洲一带泛称为筷子洲。”
筷子洲,筷子洲……丹初默念着筷子洲的名字,似乎对此十分熟悉。
对了,晚清时,曾国藩创建湘军,起先在长沙与绿营冲突,只好移驻衡州。他在衡州筷子洲设置造船厂,白手起家创建湘军水师,发明了三版、长龙、快蟹战船,又从广东引进洋铁炮,装在战船上。从此之后,湘军水师对太平军水师具备了压倒性的优势,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反观太平天国,水师既不给力,遂连失湖广、江西。湖广、江西多深山,产巨木,有湘江、赣江水运之便,方便制造战船。太平军失去湖广、江西之后,更无力建造水师战船,遂逐渐败亡。
这些事情,丹初自然没办法给诸将分享。但太平军的教训,足以引以为戒。
丹初暗暗下定决心,手指筷子洲方向,说道:“此地水深江宽,可在此设置造船厂,从上游深山伐取巨木,至筷子洲船厂修造战船。”
他并非心血来潮,转头召来莫光书、钱秉镫等人,说道:“湖广水网纵横,我军若想恢复湖广,或想谋取江西、南直隶,必须扩大水师,增造战船。
“赤军只有一协内江水师,战船多留置广西,如今雨季已过,战船转运不便。本藩决定,立即在衡州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