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学六艺知伦理是为正道。
到了庆国一统天下,皇帝更为重视臣民的教育。县里有乡绅富户凑钱开办的私学,郡上有官家筹办的“庠”或“序”再往上读,咸阳开了“国学”。
官员的选拔都是从学员里出来的。
在庆国,庆人的脑子里,刻着“人无学识既无用”思想钢印。教书育人的老师,比阳光还重要。庆律第一条,赫然写着尊师重道。可以说,敬重先生是比吃饭还平常的事情。
而今,他们的顶头上司,沛县父母官竟然对老师口出恶言,这是无法接受的事情,他们错愕地盯着她,好似瞧着天火降临灭世般错愕。
“咳咳...”
曾建轻咳了好几声,打破沉默,贾郝仁自知说错了话,将手指敲在桌上“哒,哒哒。”换了个语气,“老师们教书育人,为了庆国辛苦。既然生病了,曾师爷,你赶快备上厚礼,本官要亲自去探望。”
曾师爷连连称是,带着衙役们出去了。
外头的天是那么蓝,县衙里的天倒翻了阴云。
老师们告了病,闭门谢客,只出来个童子不软不硬地传话,“老师说,这病来得蹊跷,恐传染了大人,还请大人饶恕不见之罪。”
贾郝仁和曾建碰了一鼻子灰不敢发作张嘴想问,那童子抢先回话“老师对学生就如父母对子女,孩子犯错做父母亦有教养之过,这才急火攻心生了病,要想先生快些好转,还得请沛县的父母官多想想法子。”
贾郝仁坐在狭小的马车上闭目假寐,无不怀念曾经的大马车。曾建掀开车帘向外看去,“咦”了一声,只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