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话,与其说是苦劝,倒不如说是替孙策保全他的弟弟。
\n
想到了这,陈祗看向周瑜的目光,不由得多了一丝怜悯,孙策能有这样一位兄弟,确实可以慰足平生。只不过,孙权这个人,表面虽然仁义大度,实际上内心阴狠毒辣,或许是因为年少就接下了这盘摊子的缘故,才养成了他这种任何人跟前都要摆出一副推心置腹的假面孔,实际上除了自己,就算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敢信任的性格,同样也不过是一位悲剧性的历史人物罢了。
\n
当然,这是陈祗以一种旁观者的目光来看,虽然可怜这家伙,但并不代表陈祗就会对他有所同情,至少,陈祗对于江东孙氏的同情心都用在了那个娇美动人,野性与骄傲并存的美人儿身上去了。所以,对孙权不过中可怜再加上鄙视而已。
\n
就在陈祗在这思考的时候,那边的周瑜还在侃侃而言:“……当年楚君刚被封到荆山之侧时,地方不够百里。他的后辈既贤且能,扩张土地,开拓疆宇,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据荆扬之地,直到南海。子孙代代相传,延续九百多年。
\n
而如今主公继父兄之余威旧业,统御六郡,兵精粮足,更是铸山为铜,煮海为盐,人心安定,士风强劲,何须送质于人?有质于曹操之手,我江东势必受制于曹操之手。
\n
故尔瑜以为,主公欲成大业,就不能向曹操屈膝示弱。其一,可壮故旧之心,令孙氏及袍泽故旧共效死力,其二,可绝江东暗晦之徒推波助谰、借势造谣之举。如此,江东虽危,却能齐致一心,外敌不能诲,内忧不能乱心,再者,曹操即便有心与我江东为敌,此时此刻,荆州与我江东唇亡齿寒,攻伐江东,其却要防备那荆州之敌,自然难以全力挥师南下,我江东,亦非没有拒敌于大江之北的能力……”
\n
周瑜的这番见解,陈祗大抵赞同,当然也有一些地方不见得就认同,但是,周瑜说的比较在理,至少能忽悠出那么多理由来保全孙匡,至少陈祗觉得,周瑜这么做,最主要的不是想让孙权为了面子,而是希望能保全那孙匡的性命。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