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包东西。
\n
应元平把脏得看不出本来颜色的书包捡起来,入手沉甸甸的,他立刻起了疑心,东张西望没看见有人,急忙回房打开了书包。
\n
书包打开入目就是三根亮闪闪的金条,应元平楞了一会儿神,取出金条现三张写着歪歪扭扭字迹的烟壳纸,才看了开头记者就震惊了……
\n
这份写在“黄果树”香烟纸上的材料太离奇,写字的人口口声声说他是一个贼,偷窃常达副市长家时现大量赃款和收贿受贿贪污的记录,他良心现连夜找来,希望记者秉公处理云云……
\n
应元平把信读了三遍,材料上写的大多是靖祥高路。但贼偷没给任何确实直接的证据,他说自己不敢拿走常副市长家的太多东西,那样会死无葬身之地,只敢交来三根金条。
\n
“这样的玩意儿,市长家里多的是……”
\n
多出十几年阅历的罗翔看过报道,从报道中了解一些高路的黑幕,知道高路修修停停期间省市不乏有人关注,但种种原因一直查不了。他现在就在给这些人作的外在推力,此所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n
被罗翔选中的应元平不是本省人,无冕之王的头上印着最高级别无冕之王新华社的标签。深谙相关规定的罗翔知道,小小的应元平有资格写稿子直上内参,重大事件不得过三天!
\n
促使应元平坐下来写内参的最大因素不是没直接证据的黑材料,而是三根任何人不敢贪污的金条,和香烟壳上落款的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n
麻痹的,赞美龙空!
\n
罗翔是在一个龙空论坛上看见这句话,用它鞭策自己很多年,没想到只能用在从头再来的这一生上。
\n
罗翔成功了,成功的刺激了应元平写出一千六百字的稿件。稿子上充满各种各样、理直气壮的疑问。毕竟,他到祥庆路过这条修筑两年还破破烂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