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说文解字,不不不,应该是大修!要上音标的同时,也不需要太过考究字体字源,主要是让人人识字、明白字的用法……大体框架已经定好,以音标检字法为主,以部首检字法为辅……要是老夫闭眼前能把次说文解字弄出成品,也算是含笑九泉了。”
好吧,古人挺聪明的。
或者说……方式方法都是固定的,出现一点新的东西,自然而然会融入到原本的体系中,表面上看,似乎是有点石破天惊,细究起来,其实很合理。
不过。
一本字典等于一斤猪肉,应该是不会出现。
最大原因是纸——
蔡伦造纸嘛,确实算是创举。
可最大的功劳,应该是带来的新物品!
你要说材料?
烂鱼网、废布头……这些原料的本质是麻!蚕丝!
就拿废布头举例,那也是好东西!
稍微大块的能裁剪做门帘,小点的还能补衣服,再小点的还能做掸子,再再细碎的,缝到衣服里,还能抗寒。
纸张的普及,也是一代代完善的。
最好的材料,当然是竹子……一个月,嗖嗖嗖的就长十几米高。
柳文岳知道答案,就是不知道,解题过程……
待办事项加一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