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虽然张紫楠写的内容最符合张北预想中可能看到的好内容,但关于他更想看的结论一个字也没有。</p>
……</p>
张瑞竹写的对策字最少,最笼统概括。</p>
整体看起来更像《论如何选人,——各岗位选派负责人应具有能力和鉴别选派时应注意内容》的大纲再加一份《后续论其他族人有疑义应对办法》的大纲。</p>
不仅看上去有点像课本教材,且只有大纲。</p>
结尾则跟张紫楠一样,写着类似篇幅有限不便详述,为免出现细节或理解偏差,首领若感兴趣可以上门详述的话。</p>
……</p>
张瑞锐认为族内各部千年来职责变化很小,选谁其实都问题不大,关键是忠心。</p>
因此他认为核心岗位应该选各代中那些相对更偏向张北的族人。对外部门则该倾向时代更近的景、胜、瑞三代。</p>
如果还是挑不出来——两个办法,看张北眼缘,或者抓阄。</p>
其他岗位若是出现能力相仿的竞争者或者暂无人选,则由上述已经确定的这些人共同商讨选取,完全不需要张北来看。</p>
比起其他人的‘全面’可能稍有后患,但可谓相当符合张北想省事躺平的心态。</p>
……</p>
张界河写的比较新颖,他认为在任命岗位同时需要注意其中的各代势力平衡,绝不能让同代过分壮大。</p>
若某一代一次性获得高位太多,各代间必然易发生摩擦隐患。</p>
因而可以不用选最优秀的,只选当下最符合平衡势力需要的。</p>
除此……他委婉写明在此基础上首领自便,如果首领感兴趣,想进一步深聊随时恭候。</p>
……</p>
四个人都言之有物,却都没法让张北真的省下脑筋,需要找人进一步阐明想法,这种就没法让人全然写纸质版了。</p>
张北本来都要拿着答卷出门找人了,但张寸骨一句话提醒了他:</p>
“那首领第一个想找谁?”</p>
第一个想找的,总是不一样的。</p>
……</p>
再度低头看手里四份答卷,张北无奈抬头看向张寸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