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主要的,还是官员监查!”</p>
“老家伙,当真会递梯子。”朱标看了李善长一眼,心中暗暗想道。</p>
不得不说,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绝顶的聪明人。</p>
自己刚有这个念头,李善长便直接搬来梯子。</p>
而刘伯温.....</p>
待朱标目光略过刘伯温的一瞬,只见刘伯温顺势起身,一并说道:</p>
“陛下,臣以为韩国公此言乃老臣谋国之语。”</p>
“陛下登基之时,将五军都督府治下的廉洁署衙归于吏部管理,此举方便吏部考核官员,当真乃英明之策。”</p>
“臣以为,或可增设衙署,协助吏部考核各级官员。”</p>
“那三位以为,该增设何种衙门,又该如何监管官员?”</p>
待朱标说完,詹同尚且还没反应过来。</p>
可李善长和刘伯温二人却齐齐拱手道:“一切全由陛下定夺。”</p>
“呵~”</p>
见此情形,朱标心中不禁轻笑出声。</p>
这两个老东西,当真聪明!</p>
提出法子,却不提具体措施。</p>
既在自己面前卖了好儿,又不用担责,至于将来监管官员的措施失当,惹得满朝官员怨恨,自然也和他俩没什么关系。</p>
“三位均乃我朝肱骨老臣,此时当为朕分忧。”</p>
“吏部改增设何职,又该如何监管官员,明日朝会你三人拟个奏报。”</p>
“遵命~”</p>
语罢,朱标冲三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p>
而等三人走后,朱标又拿起桌上关于倭国的奏报仔细看了起来。</p>
片刻过后,朱标也看出老朱在处理对马岛时,依旧有所保留。</p>
想来并非老爷子怕背负什么骂名,多半是不想让自己将来向西南扩张难办。</p>
“传朕旨意,处置倭国倭寇,不需顾忌其他。”</p>
“是。”</p>
待刘保儿下去传令,朱标又拿起看了数遍的军报,就好像是想从这封军报窥见明军在倭国战场的英勇。</p>
“启禀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