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厢回忆完毕,店主也看完了协议,他并不在意那些“会定期派人到店家厨房查看卫生状况”、“前期或有低迷”的提醒,当场便签了协议。
有了第一位吃螃蟹的人,后面的店家签合同自然就容易多了。
当然也有怕赔钱而拒绝的。
江黎也不继续劝他们,毕竟网店一开始的压力非常大,不仅要和实体店进行激烈竞争,还要和顾客解释运营模式。
光这些麻烦事就足以劝退很多店家了,目前肯签的,基本都是走投无路即将倒闭的实体店店主。
江黎很大方地和第一批店家签了三七分的收益分成。
店家七,他三。
但因为所有快递员工资、运营成本、app维护都是渔利负责,三七分后渔利的收入几乎所剩无几。
朱尚博不太懂这么做的意义何在,便问他:“三七分的话我们不就是亏了吗……为什么不四六分或五五分呢?”
江黎道:“放长线钓大鱼嘛!”
到时候如果能赚到钱,其他商家闻讯而来,再签协议可就是四六或者五五分了。
暂时只签了五六十家店,元旦假期就在忙忙碌碌中落下帷幕。
城市的另一边。
郁凛州结束一天的劳累工作,打开飞信里江黎的页面。
俗话说得好,失去了才知道珍惜,郁总大概就是这句话的典型表现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