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顶尖技术人才,都在战乱的时间长河里消失了。
好在现在的冶金术,比宋朝以前强多了。
陈景铭可从来不敢小瞧古人,他哥就比他聪明太多。
天下聪明人何其多,他才不自作聪明。
自己带来的京城工匠,还有安东的本地工匠一起琢磨,有研究火炮,有人研究火药。
炸药陈景铭知道怎么弄威力大,就是火炮需要时间。
只要做出一门大炮来,就可以下令攻城。
陈景铭把设计的火炮原理,给这些人掰碎了讲。
一起实验炉温,铁的熔点太高,陈景铭想到铜,让宰父信弄来铜做炮管。
在这里,陈景铭想做什么做什么,在京城,工部老是给他找事。
所以,在这里制作火炮,比在京城要快。
宰父信跟凤翊,郭凤仪每天都过来,想看看军师在捣鼓什么东西。
军师说了强攻不可取,牺牲太大,就他们这点兵损失不起。
十万大军,除了火头军,看守粮草的守军,能出战的只有八万人。
八万人死不起。
………!
炮台还得那种很结实,木匠给出的法子陈景铭觉得不行。
可别开一炮,炮台架子散了。
那个笑话就闹大了。
不行就多用铁加固,火炮后挫力太大,必须得结实。
火药刚研究出来,鞭炮还没弄呢,先来个大火炮,以后想看烟花,恐怕不容易了。
他还想做烟花给媳妇看呢!
摇头甩掉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还是先把仗打赢了,要是输了,那些朝廷官员可不会放过他。
这些铁匠也是真聪明,都是大匠级别的,智商本就极高,经过陈景铭提醒,他们也是犹如醒灌顶。
根据陈景铭图纸要求,失败了两次,就造出符合陈景铭要求的火炮筒。
宰父信一连给陈景铭送了两千斤铜,送的都护府都吃不消了。
宰父信一瞪眼,“就这点铜算什么,寺庙一座铜像,还要多几百斤铜呢。”
属官有口难辩,他可不敢找陈景铭,只能到处买铜。
陈景铭是军师,圣旨上说了,指挥打仗事宜,宰父信在一些事情上还得听陈景铭的。
陈景铭火炮造出来了,那就需要实验火炮能不能用了。
好在火药制作简单,陈景铭就找宰父信,要场地实验火炮。
宰父信看着眼前快有水桶粗的炮身,有些迷茫,这就是火炮?
陈景铭点头道,“对呀,你让人找一块地方,大概三里地方,最好没有人烟的地方,这东西需要保密。”
宰父信安排下去,让凤翊亲自带人去清理场地。
陈景铭让人把火炮用毯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