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何必往那万里之遥的百越去呢?唉!”
\n
一时村人唏嘘不舍。
\n
妇人强壮能干,到哪儿都能维生。
\n
村人不担心她活不下去, 只是感慨。
\n
事实上, 送行的村人们大概也知晓原因。
\n
妇人的郎君在七八年前战死沙场, 一个遗腹子又在将满一岁时病逝, 妇人已经无牵无挂,此处更已是伤心之地……
\n
“难得这次允许强健妇人应召, 我为何不去?此去应役,发得一笔大财,若有相中的役夫,结为夫妻,定居百越,也算是成家立业了。”
\n
妇人虽有离别的惆怅,却也坚定向往,“若没有看得上眼的,我立个女户,像以往一样耕种过活,不也自由自在?”
\n
总比留在此处,触景生情,一辈子不得笑颜要好。
\n
“唉。”
\n
送别的村人们又怎么不明白,“此生恐再无相见之日,唯愿你此去一生顺遂。”
\n
“也祝愿你们此后健康富足。”
\n
妇人告别村人邻里,包袱一挎,离家出发。
\n
上了驰道,沿着阔直驰道前行,往庐江郡去集合。
\n
途中遇见两个同县的役夫,他们共同借了一辆驿站的牛车赶路,妇人也出资一份,得以同乘。
\n
因为此次无论男女,都将在应役结束后定居百越,来日说不得就是邻居。
\n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彼此间便格外热络些。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