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摊前。欢笑、色彩、气味在热闹的年集上都带着喜庆。
大寒之后是立春,鲁西把立春当新年开始。立春一般在春节前后,若赶在年前,来年娶亲的人家就要多一道手续。立春在年前,鲁西人叫来年无春,无春年娶亲是忌讳,有碍未来夫妻的白头偕老与子嗣传承。这是一种迷信说法,虽不足为信,但却被乡人看重。世事有生有克,有毒药必然有解药,这种忌讳也可以破除——即在立春之前请新人到男方家里吃饺子。
请前要看一个黄道吉日或者双日,新人由媒人领着,穿着红艳艳的新衣服,把围巾扎的只露两只清水明眸,羞羞答答地走进家门。因为在这之前双方家人都相认过,对其男方父母也称爹、娘,只不过喊的时候害臊、声音低,细不可闻。待坐定后,村里那些多事的女人们找着不同的借口到男方家一睹未来新媳妇容颜。吃饭时,饺子出锅那会放鞭炮,在神龛下供奉祈愿,如春节时的过场。然后,点燃两支红蜡,摆两双红筷子新人就餐,这就代表春节已过,婚结在有春的年里。
这是大寒时一景。关于新人的高矮、胖瘦、黑白、眉眼、俊丑这个话题成为村庄“妇女闲话中心”的头条新闻,被人说上几天。不过现在出外务工年轻人多,赶不回来,古老的风俗渐渐湮灭。
鲁西的大寒就是这个样,有浓烈的香味,有浓艳的色彩,有响彻云霄的炮声,有嬉笑成一团的欢喜。不过,那已是二十年前,后来不同了。鞭炮开始管制,年集上没有人再亮炮;那些猪、鸡都是饲料喂养,肉已不在满街的香;那手写的带着墨香的对联被印刷品、瓷砖对联代替。我们欣喜这锦绣。大家都这么说,我也这么认为。只是那些响声、色彩、味道躲过白昼的喧嚣,一次次渡过夜梦的河蛊惑着人去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