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的根本在于它的原创精神:文中较少地使用“引号”像是作者在娓娓讲述一个老人的故事,读之,亲切。有别与一般的人物评论。文字里亦流露出对沈从文先生的敬爱。情感自然得体。 是那种忧伤是古朴的,它比城里那些喧嚣棱刃相对的残忍要更让人回味。那个世界古朴的忧伤在微妙的文字里淡化了,因为那就算是忧伤,也比外面的残忍纯净的多。先生用这种古朴纯净温暖的忧伤对抗着外界的烦扰的残忍,或者说先生用这种纯净维持着内心的纯净,不让这个外面地世界的残忍把内心的纯净的美给带到世俗之中,这是一种寂寞的对抗。
或者说,沈从文先生所写的湘西是在怀旧。在他离开湘西之后来到了这个纷扰的都市,面对着喧嚣,他开始怀念那个纯美的世界。他的小说是带着散文式的抒情,他对着那个印象里的世界温暖的抒怀,写的说的都是他的想念,那些零星的记忆在一遍遍温暖他苍凉的内心,这是融入这个外界世界的人所不理解的,因为对那些人而言他们已经丧失了故乡。沈先生一直自称“乡下人”其实没有人知道他内心世界或许藏着某种乡下人走入繁华世界的自卑感,而这种自卑感同时促使他怀念故乡。
能对一个事物恒久的怀念的人是个深情得人,重感情得人,所以他才能做到为人奔走千里送孤的事情,在爱情上得到胡适先生的支持。记得郁风在怀念郁达夫先生的一篇文章一个真正的文人里提到,郁达夫在一九四一年身在苏门答腊隐避想到国内的孩子准备对友人托孤,首先考虑的是沈从文先生,而并为首先考虑他那些创造社的朋友们,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把儿子托付给沈先生,但是可见沈先生的性情在郁达夫心中的位置。对故乡有如此深情得人,又岂能负故人所托,正是这种对故乡的满怀深情怀恋,才让故人放心啊!
阅读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就是阅读一个纯净的人。在巴金老人与汪曾祺先生怀念沈先生的文字里,我们看到是一个对朋友、对学生的纯真的沈从文;在黄永玉先生的文字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天真善良的老人;在他自己的文字世界里我们感受到那个内心纯净安静的沈从文,他用自己的笔与其说刻画了一个纯净古朴的湘西世界,不如说他用自己的笔刻画了一个唯美、唯善、寂静的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