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某种意义上讲,路遥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所以我们无法不爱他的文字和人生。生命从苦难开始,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诞生灵魂的歌声.
——路遥
陕西延川是我一直想去,却尚未去成的地方,那里是路遥的故乡。
十年前冬天的一个下午,我初识路遥文字后,就开始梦想黄土高原那个偏僻的小县。想象中那个延川,应该是个触目荒凉的世界,生活着祖祖辈辈忠诚土地的人们。在那坎坎沟沟的土地上,有着无数高家林、孙少平式的少年,他们充满着青春的激情,想逃出这方土地,走进大千世界。黄土高原的土地赋予他们不屈的脊梁,让他们诅咒这个蒙昧的世界的时候,也如狗不嫌家贫的热爱这方土地。只是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路遥已经埋骨黄土高原某一个无名的文汇山了,此生此世,无缘见心中的老师,只能从文字里感受先生的那坚韧执著的生命欲望,和那份对生命人生严肃高绝的孤独背影。
路遥是黄土高原的那只狗,是孤独树枝上那只啼血歌唱的杜鹃,他把一生的光阴浸沉进黄土高原的土地。他用冷峻严肃的目光打量着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一生在这个土地上卫精填海式的矢志不移的忠诚于土地。那该是怎么样的土地,让路遥“初春的时候,走进山里,满目黄土,突然峰回路转,崖上立了一支粉红色的桃花,这个时候,眼泪就流了下来。”那对那方土地的热爱,他在病危的时候说:“如果真的不行,我就死在延安”用胡马依北风的观念去解释路遥对那方土地的热爱,毫无置疑的说,那是肤浅的。用落叶归根的观念去解释路遥无疑是错的。一个到十七岁没离开过县域的人来讲,那份对土地的爱,已经流淌在血液里了,那是歌于斯,哭于斯,葬于斯的生命大爱。那是一个庄稼人,一个农民对土地、生活环境的刻骨铭心的歌唱,是一首放荡不羁忧伤沉重的歌,是一个教徒对主的虔诚,精神肉体全部投入。路遥生前曾经引用艾青老人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黄土高原,那方土地用它深沉滋养了一代文学大匠。用它的山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