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朝宗这边惦记着谢拾的时候,谢拾亦从福州百姓口中数次耳闻这个名字
随着溃散的倭寇被官兵清剿得七七八八,躲起来不敢作乱的少数残兵亦失去威胁,当日逃难而来的周边百姓自然也就到了被遣回的时候,短短数日已经走了大半。
而谢拾这些天既不曾四处采风,也不曾像之前一样跟着宋问之参加文会雅集,读书人之间关于他的争议,他更是充耳不闻。
自守城事毕,难民入城,谢拾的注意力几乎都被倭乱的余波吸引了过去。
这是他第一次直面战争造就的惨况。城头上干涸的鲜血与家破人亡的百姓悲痛无助的哭嚎,远比雅集上的锦绣文章更触动人心。他本以为十岁那年已经见识到战乱之下的生民之艰,如今却知自己浅薄了。
只有来过前线,才算是真正见识过战争,哪怕这或许只是福州府并不罕见的日常。
而这几日间,除了被人咬牙切齿咒骂的倭寇,福州府内最常提起的便是段朝宗的名字。任意从街头找一个人,总能听到诸如此类的话“幸亏有段大帅坐镇福州”
“走了薛帅,还有段帅倭寇不可能一直嚣张下去的,迟早都得被段帅剿干净”
所谓薛帅,即昔年剿倭起家的薛敬。永昌年间朝堂昏暗,全靠他一己之力训练民兵护卫东南百姓,却始终不受朝廷待见。
睿宗天佑皇帝即位后,对薛敬的能力颇为赏识,先后调动他御北虏、练京营,哪里有用哪里搬,堪称大齐第一救火队长。
原本二人君臣相得,或许又能成就一桩佳话。没想到睿宗天佑皇帝尚未有所作为便英年早逝,继位的当今天子尽管是睿宗天佑皇帝亲自选定,对薛敬这个手握兵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