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长官兼翰林官充之,正主考以次辅充之,如次辅曾经典试,则用三辅”*
故而此次会试主考官当为内阁次辅李岱,而副主考已经任命下来,是翰林院侍讲方允明。
李岱是探花出身,才气颇高,向来是个慢性子,故而有个“慢相公”的戏称。徐衡道“李次辅处事公允,持中庸之道,虽崇古文,亦不贬今文以你的才学,但凡科场上如常发挥,中试是自然之事。”
说到这里,他提醒弟子“经义,求其醇以正者;论、判,求其明以畅者;诏、诰、表,求其能宣上德达下情者;五策,求其能学古适用者*切勿学人剑走偏锋,故作惊世之言、奇诡之文,此不过才学不足之辈哗众取宠、冒险一博罢了。”
言下之意,谢拾只要稳扎稳打,正常发挥就足够了,没必要画蛇添足做多余之事。
“夫子教诲,学生省得。”
谢拾再次点头,让夫子放宽心。
徐衡见状,满意地点点头,强行将嘴角上扬的弧度压下去,仍旧不免泄露了一丝。
没办法,任谁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弟子都得高兴得合不拢嘴。若非徐衡向来低调,只怕此时已经同旁人夸耀完一圈。换作观澜居士何秉,多半便是如此。
事实上,谢拾的成长速度早已超乎他的预料。从前他便知道这个小弟子聪明又努力,只要中途不出意外,将来必然前途远大。然而在徐衡的设想中,谢拾的成长极限最多便是江南三杰这一层次这已经很是了不得,谁能想到他还能远远超越
师生二人见面后,他只随手翻开手边的孟子,问了小弟子几句,便从提问转为探讨,确定谢拾的盛名绝非虚夸。既有本事心态又稳,如此他还有什么不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