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看过所有荐卷的副主考方允明竟是出言赞同道“易房荐卷,确为最佳。”
吴长松等人不由纷纷变色。
要知道各房选出的五经魁往往相差无几,故而每届同考官们都会争一争,尽量争取让会元之位花落自家。
副主考方允明所治本经为礼,便是有所倾向也不至于如此笃定除非,除非差距实在过于明显。
会试总裁李岱心中微动,面上浮起几许好奇之色。
他先看过其余四房选出的试卷,对各房同考的眼光给予积极肯定“果然都是锦绣文章,大齐又添一批英才。”
而后,李岱才带着淡淡的好奇与期待,翻开易房荐卷中放在最上面的试卷。
这一看之下,竟不可自拔。
只看完前两篇论语和孟子的书义,李岱已是大为惊艳“妙哉妙哉”
“首篇议论雄气奔放,才气汪洋恣肆。次篇则是字字珠玑,气格之高,音律之妙,已登峰造极。前者浑若李白之诗,后者恰似杜甫七律,竟是各有千秋”
这位昔日的探花郎丝毫不吝啬夸赞,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三篇书义。紧接着,他的目光便黏在试卷上一动不动了。
这本就是谢拾发挥最出彩的两篇之一。拿运动来做比方的话,写前两篇书义的他尚处于热身阶段,作后两篇书义时,谢拾状态最是圆满,正值全力以赴驰骋科场而这一篇中庸的书义,甚至还是谢拾在两篇书义里优中选优最终誊抄出来的。
这一题的完整题目是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意为明了祭天地的礼节与在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