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一不让他们心生敬意,疑虑尽消。
众人再次望向赵云,眼中已满是钦佩与敬仰。他们知道,这位被尊称为“子龙先生”的少年,绝非池中之物,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建立不世之功绩。
郑玄阐述了召集这五人前来的缘由,并提及自己即将动身前往常山兴办教育。闻此,众人皆表示愿追随赵云,跪地行礼,尊称赵云为“主公”。
赵云特别指示国渊,在幽州和常山兴修水利,开垦良田;已派遣专人寻找粮食种子,优先在温泉周边地区准备土地以待归来后保护并及时种植培育;
注意到幽州邻近的扶余、高句丽等地拥有丰富的黑土资源,待占领后将立即开展屯田开垦工作,并提前筹备相关事宜;
此外,广泛收集草木灰、研磨后的各种动物骨头、尿液以及通过燃烧焦煤获得的液体,并混合腐烂残渣和粪便等作为肥料以提升土壤肥力,预计可使粮食产量翻倍。
同时,大力发展鸡鸭鹅、猪、鹿、牛羊等畜禽养殖及药材种植。
至此,赵云的高密之行,犹如春风化雨,悄然间绽放出了绚烂的成功之花。他向郑玄缓缓道来,那份温煦之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先生,此行所得,不仅是我赵云个人的荣耀,更是我们共同愿景的曙光。
我已决定,凡前往常山之士,皆可携家带眷,共赴新程。住房与土地,我自会妥善安排,让每一位同行者都能在新家园中扎下根来,繁衍生息。”
郑玄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即又略显犹豫地开口:“子龙先生,关于新学之精髓,是否可借此良机,与司马徽、蔡邕等大师共享?共谋学术之昌盛,实乃天下幸事。”
赵云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先生所言极是,新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