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禅房内燃着线香,皇后跪坐在蒲团上,看沐讲禅师往陶炉里添了块沉水香。青烟盘旋着升到梁间,将壁上那幅《达摩面壁图》笼得影影绰绰。她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雪夜,朱元璋攻下集庆路时,曾在破庙里指着墙上的菩萨像对她说:"等咱得了天下,给你盖座金身的。"
"娘娘心中有事。"禅师将茶筅在青瓷碗中轻轻搅动,抹茶泛起细密的碧沫,"可是为前日栖霞山下的流民?"
皇后指尖颤了颤。三日前巡视织造局,她亲眼见着从淮北逃荒来的百姓在城墙根下搭窝棚,有个妇人抱着高烧的幼子跪在官道中央,额头磕得鲜血淋漓。那孩子裹着的粗布,和她当年在郭子兴帐中为朱元璋缝制战袍的布料一模一样。
"本宫听闻禅师昔年在鄱阳湖,曾以一艘木筏渡化陈友谅残部三千人。"她注视着茶汤表面渐渐浮现的月影纹,"如今江北六府春旱,流民过江者日增,不知可有妙法?"
沐讲禅师将茶碗推至皇后面前,碗底绘着的莲花在碧波中舒展:"那年八月十六,贫僧立在船头望月,见水中月影碎而复圆。有个少年兵卒问我,既说众生平等,为何陈汉将士要曝尸湖底?"
禅房外雨声渐密,打在院中那株百年银杏上,沙沙如蚕食桑。皇后端起茶碗,忽觉掌心温热——这粗陶碗竟是用炭火煨过的。
"贫僧答他,你看这鄱阳湖水,载得动艨艟战舰,也载得动一叶扁舟。载得动王侯旌旗,也载得动渔火孤灯。"禅师用火钳拨动炭盆,几点火星窜起,照亮他额间深深的皱纹,"那少年后来在鸡鸣山脚开了间豆腐坊,上月还给寺里送了三担豆粕喂马。"
皇后望着茶汤里自己晃动的倒影。她想起洪武三年大封功臣那日,奉天殿前跪着的将领们甲胄上还带着塞外的黄沙。徐达的铠甲下摆缺了片护甲,是去年北伐时替常遇春挡了一箭留下的。
"娘娘可知这寺中古银杏的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