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还曾习惯?”李承乾看着略显破旧的小院笑道。
姚广孝没有回答李承乾的问题,而是说道:“殿下来的不是时候。”
“我知道,现在的我,还很弱小。”李承乾点点头。
“殿下就这么肯定我能帮你完成心愿吗?”姚广孝手上的念珠在不停的旋转着。
“身负盖世武学,不施展一番,岂不是让人遗憾?”
李承乾毫不在意的说道:“而且世界上哪有必成的事情呢?”
“我等大师的缘分。”
说罢李承乾就转身离去了。
他来此的目的也不过是想见见这位传说中的黑衣僧人罢了。
如今一看,跟大明风华的那个姚广孝差不多吗?
意满离。
看着李承乾离去的身影,姚广孝手中的念珠也旋转的越来越快。
“真龙吗?”六十岁的姚广孝就这么站在落叶之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承乾则是去为长孙皇后祈福。
虽然他是实用主义,但是来都来了。
而且说不定真的有效呢?
毕竟穿越这种事情都出现了。
............
.............
就在李承乾这边因为几位老师都在忙碌着确定国家意识形态而没时间管他,处于特别快乐的时候。
李二那边因为这个已经有些焦头烂额了。
因为这件事情,李承乾当初说的很好听。
但是等真的实行了,李二就想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当初没有在即为之处就搞这玩意了。
这东西争吵起来简直是没完没了。
这不仅仅是各个学派之间的争夺。
还有今文古文之争。
这玩意从隋朝建立以后一直纠缠到现在。
甚至还能在往上追溯。
尤其是从那个动荡年代形成然后到今的今文,显然已经不适合作为一个大一统王国的显文了。
而且古文派的发展也很顺利。
随着隋朝建立后,大一统的稳定王朝大大促进了古文派的发展速度。
在古文派海纳百川的态度衬托下,今文派的抱残守缺更显得格外的不堪。
但是谁让现在朝廷的高位大多都是见过隋炀帝,甚至有见过隋文帝的呢?
他们这些今文派的占据高位。
古文派则是占据了山野。
而科举选题的方向无疑就决定了以后取才的方向。
这让两者之间的冲突更加严重了。
“太子在做些什么?”李二看着堆积如山的折子,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他都不用看,这里面大多都是废话,一点实际事务都没有。
整个关东,几乎所有的世家和大儒都涉及进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