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这些百姓听到李彦仙收复陕州(今河南三门峡)、河中府(今山西运城)中条山一带以后,纷纷下山投靠他。
但是很可惜,他的孤军奋战是注定失败的。
在当时拥有二十个万户,刚刚像蟒蛇吞天一样鲸吞掉辽国的金军还没堕落掉。
他们的贵族还是能够不避箭矢,勇于先登。
李彦仙一人之力,终究难以敌过金军。
那个时候的他,领着孤军退入陕州,那里的百姓也曾如此抓住他的腿说:“将军,您将我们留在这里,跟杀了我们有什么区别?”
最后就是独守孤城一年后,终因粮尽援绝于建炎四年(1130年)战死在陕州城外,年三十六。
而娄室也因为伤亡和花费的时间太久了怒而屠城。
“我要将他们带回家。”李彦仙喃喃自语道:“可惜,我没有那个机会了。”
“走吧,李都督,既然朝廷的命令下来了,我们也该走了。”
“至于这些牧民,我也不会将他们带回陇右道。”
“可是...”
李彦仙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也不能制止他们去那里,正像你所说的,他们是吐谷浑的牧民,没有朝廷的命令,我们无权干涉他们的去留。”
“谢将军!”
那位年老的牧民倒头就拜。
“也只能如此了。”李大亮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不过陇右道现在别的不多,就是田亩多,多一些人口也是好事。
一鲸落而万物生,在清除掉世家这些蛀虫以后,陇右道的田亩多到均田都均不完,这导致陇右道百姓的生育欲望空前的高。
因为你生的越多,帮你干活的越多,而且你家里的田亩也会越多。
努力=生活变得更好=活力拉满。
因此现在的陇右道迸发的活力,让李大亮都有些震惊。
要是别人不说,陇右道这里繁华的都可能让人误以为是富饶的中原地区。
“李将军这是怎么了?”李大亮看着李彦仙远去的身影有些迷茫。
他的耳边还能隐约听到李彦仙在唱歌,似乎还是一首很悲壮的歌曲。
“恐怕只有张长史知道了。”李大亮的副将回答道:“或许是李将军想到了以前的事情吧?”
“以前的事情……”李大亮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之中。
他的过往也是满精彩的,年少浪荡,后面因祖上的功劳荫署韩国公庞玉的行军兵曹,一出道就战败被俘导致差点饿死。
不过他转变思路转投新兴的大唐以后,就换了一个画面,一路屡战屡胜,后面被划到李靖麾下以后,更是没输过。
现在一路做到了凉州都督,也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