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代价,朱标和朱允文的例子就在眼前。
思考着这些事,有时候燕王朱棣都很怀疑,怀疑朱标麾下那些贪官是不是每
天都感到末日将近。所以才不顾一切去贪赃枉法,抱着过客的心态,能捞一笔就
算捞一笔?
“蝶儿,如果我不是朱家子孙就好了!”临进屋子。燕王朱允文突然没头没
脑的冒了一句。
“殿下,是朱家子孙就必须做必须背负这些吗?你忘了,婆婆当年说,你是
英雄,英雄应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事去做。”怀抱中的玉人低低的回了一句。
仰起了脸。朱棣在那双暖流的眼睛里看到了鼓励与渴望。
燕王朱棣不能忍受武安国在东南试行的分权与二级爵士会制度。一些社会贤
达也对此多有抨击。江南的一些已经抛弃了对建文皇帝重新统一天下幻想的名流
们。在报纸上发表长篇累犊的文章攻击此事。武安国于国于民皆有大功,大伙已
经意识到攻击他个人形象无法取得成果,转而有针对性的攻击起他在东南地区的
这种胡闹作为。前几天《北平春秋》上的一篇文章就指出,武安国这种做法是分
裂华夏的胡闹。这种做法只适合小国。对于大明这样庞大的国家而言,要长久存
在。必须有一个开明的君主治理。否则那些边远地区必须由于远离朝堂而逐渐走
向分裂。
“武公之治,设上下两院,上院以国之宗亲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
也。下院以绅耆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于民也。此法,非小国寡民不能
适之,我华夏纵横万里。百战方拓此土,岂可轻易弃之于人……”报纸上,这篇
新出炉的文章头头是道的分析武安国这种以百姓为支点的两院制度的利害得失,
以维护国家统一的大义来号召各地诸侯一同抵制。
同一版面,赞同武安国做法的人也奋起反击,认为各省既然已经自治,眼下
的大明,实际上就是由一个个寡民的小国组成。武安国的方法刚好适应这个现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