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都是逃亡,而这会儿他们还没上战场呢。
拿“后世”资料作对比,是因为那会儿古斯塔夫的新军至少有人数登记了。而这会儿的很多军队,干脆就是个军事城镇。各种人员你来我往,不断有人离开,又不断有人被佣兵队长们拉过来。现在手底下有多少人,主将自己都未必知道……
再说,就算比赢了,其实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可能得纵向对比下其他时代,才有一些感觉——比如,按现代资料,49年10月开始的一年内,华北军区四十多万军队,逃亡了两万多人。这么一比,哪怕考虑到古代资料的数字错漏,明军的逃亡率也相当吓人了。
“这种士气,也很难学来吧。”脱欢评价道。
“是的。说明军户的待遇还是挺不错的,但只靠待遇,估计也是不够的。”郭康点点头:“那会儿明军还在北伐呢。顶着远征带来的损耗,还能达到这个水平,这种士气,实在是有点离谱了。也不知道大元怎么他们了,把人都给激成这样了……”
“不过也确实,这个士气,我们这边是真的不好学。”他无奈道:“汉人记仇。地中海世界的人,就普遍不太行了,得反复教育,可能才能好一点。”
“记仇?有这么重要么?”朱文奎不解道。
“当然重要了,你太习以为常了,所以不当回事。”郭康说:“记仇算是挺奢侈的习俗了。绝大部分人,什么历史都记不住的,连记得仇恨的前提都没有。而且,就算小部分有历史的,也没有这个条件去记仇啊。”
“有了仇恨,就等于不断折磨自己。除非完成复仇,否则大家都很难安生。所以,和你的直觉相反,放下仇恨,不要继续给自己施压,躲避掉复仇的职责,才是大部分人的本能。”
“何况,复仇也得有这个实力才行。要是太弱小,那么有记仇的传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