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不同,目标一致,不外如是。
至于道德标准,那就更是高度一致了——不外乎华夏文明最朴素的:忠孝友善,人伦孝悌等。
你说儒家崇尚仁义礼智信,难不成法家,就推崇为非作歹、无恶不作了?
儒家讲究‘温润君子’,难道墨家讲的就是穷凶极恶、悍匪暴徒了?
显然都不是。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诸子百家一大抄。
在道德标准层面,除去一个‘杨朱唯我,不以物累’的异类,诸子百家所推崇的,基本都是朴素的:与人平和、友善,敬重长者,友爱幼者之类。
所以,在刘荣看来,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他是‘奠定了华夏文明讲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体系’,多少有点欺负后世人没见识,不懂诸子百家其他学说的价值体系了。
倒是统一华夏思想界,是独尊儒术实打实的现实意义。
理解起来也很简单:在汉武大帝之前,诸子百家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黄老说无为而治,法家说高压统治,儒家说乡绅治国;
墨家说无政府共产,兵家说打下全世界,农家说种地就能强国……
各类说法五八门,偏偏每一家的说法都有点道理,让你根本分不清谁对谁错。
这又会导致中央政府有什么大动作的时候,你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普通民众,往往就会陷入无以复加的迷茫、纠结。
好比某年冬天,你所在县的县衙发布公告,说是你们县唯一的一条大渠淤堵了,要召集全县青壮,赶在开春前把渠道清理干净,以免影响来年春耕。
这本来是一件不值得思考的事——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