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港只有在渔船回洋时才兴盛,那时船老大有钱,舍得摆阔。谢洋节摆谢船菩萨的酒席,办谢洋戏,百戏杂耍,又兼之过了秋休要备冬,那真是到处热闹吵嚷。
可此时逢了这波海盗刮来的风,竟叫渔港一下子人头攒动起来,连夜到渔港的小黄鱼不过冰了,一篮一篮往酒楼客栈送去。
夜里仍不歇,驳船的渔夫忙着将渔船停靠远些,脚夫从这条船上搬了东西下来,转头又去跑另一条船上去,颇费了许多灯笼。
灯笼铺急忙找人劈竹篾,做灯笼样子,糊纸,捆扎好的毛竹一批批运来。衙门派了水师,去叫粮船再运些粮油米面来,粮价又翻了些。
江盈知对此浑然不知,夜里睡得好,白日出摊早,陈三明挤进人群里拿碗时同她说起这些,他偏了偏身子,让其他人过去。
“累得一夜没合眼,”陈三明端着碗绕到旁边站着吃,“净填税单了,那么多外帮船。”
江盈知把碗捧给王三娘,让她端出去,闻言勾了勾勺子,朝陈三明道:“给你加勺料,你跟我说说,闽省渔船的在哪下榻?”
“做什么,要买闽货?那倒是运了不少东西来,橘饼、蜜饯、砂糖,”陈三明嚼着鱼丸,想起昨晚点的东西、收的税,仍在感慨。
江盈知把空的锅换下来,搬了一桶新的上去,对着底下炉眼扇着风时说:“不买,卖些东西给他们。”
“什么,鱼丸?”
她说了海蛇两个字,陈三明面露异色,还是同她说了,“在三里栈那。”
他把碗伸过来,“多给我来些鱼豆腐,今儿瞧了还有旁的,刚吃到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