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心意已决,要趁夜深人静去跟韩筠见一面,直接向他索要一行人的通关公验。
韦训心中不快,胸口发堵,却也想不出什么合理的反对意见。他去拿师弟和师伯的度牒预备钤印,发现周青阳的房间空空如也。中丘县宵禁严格,三更半夜,她人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他无心深究,背起宝珠一路飞奔,再度潜入县衙。
宝珠的计划是效仿之前对付窦敬的方式,“托梦显灵”说服韩筠给予文书,加盖印章。谁想他半夜跟同僚下属议事议个没完,宝韦二人藏在花厅隔壁屋的房梁上,宝珠蹲得腿都麻了。
终于等到闲杂人等都走了,韩筠一个人留在屋里,他又不肯上床歇息,仍点灯熬油地看书写字。
宝珠困得眼皮直打架,倚在韦训身上换腿,悄声对他说:“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干这行也不容易。”韦训闻言,捂嘴窃笑。
又过了许久,韩筠收起《六典》,脱下外袍,露出里层的插肩半臂,看起来是准备就寝了。宝珠远远看见他胳膊上缠着一条白麻布,不禁蹙起眉头。
睡下之前,韩筠移步至收藏官印鱼符的锦盒旁,从中拿出一只小巧玲珑的卷轴,动作轻柔解开系带,徐徐展开。
只见不到一尺宽的澄心堂纸上抄录着一首短诗,是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字迹遒劲挺拔,笔锋意气飞扬。因是随手的练习作,原主并没有精心保管。纸张留有折痕,边角不慎沾了二指墨渍,看痕迹是很纤细的手指留下的。
他得到这张真迹后视若性命,精心用锦缎裱背,以香木为轴,时刻带在身边。诗句中有不逊七尺之躯的凌云壮志,可是落笔之人却早早香消玉殒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