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驶进史家胡同的时候已经中午,小王同学拒绝了叶主任留下吃饭的邀请:“妈,我们回去吃吧,我婆婆都收拾好了,吃过午饭也要去扫墓。”
“行,那你们注意安全。需要我协调辆车吗?”叶志娟一听这个,没有强求。
“不用了,妈,影响不好,我骑自行车过去就行。”唐植桐虽然想省事,但自己到不了那个级别,坐公家的车去有点担不起。
唐植桐将自行车从妇联推出来,载着小王同学先去邮局,把这个月的捐款寄给福利院。
[注:其实在这个时期是没有“福利院”这个称呼的,在相同职能的机构中,沪县叫“儿童教养院”,四九城则为“龙泉寺小学”,其他地方多为“孤儿院”,本书为了方便理解,统一称之为“福利院”。]
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年龄、身体情况各异。
大概从去年开始,进入四九城的流民开始多了起来。
公安口、劳动口、民政口专门成立了“动员农民还乡办公室”,对盲目来京人员进行动员、教育,疏导他们还乡。
这里面肯定有不愿意回去的,有的人为了不回去故意去实施犯罪,然后混口牢饭吃;有的人身体还可以,会被送往石景山钢铁厂、封沙铁路去劳动;剩下的会被送到收容站,由公安口做统一处理。
去处嘛,有可能是原籍,有可能是外地,还有极少数去了养老院、儿童福利院。
可能有人会说回原籍是难上加难,去外地是背井离乡,为何不全送到福利机构云云。
事实是现在没有那么多的福利机构,无法收容那么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