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经知道了?”</p>
小灵点头的幅度让人难以察觉,目光稍稍左右看去。</p>
“母亲下葬当日,我感觉到一些异样的气,绝不是道家弟子。方才这一路走下来,我也所有察觉。”</p>
“真不知是哪里来的歹人,竟敢打小姐的主意。”</p>
“要只是一般的歹人还好。但我有不好的预感。”</p>
寰月一愣。</p>
“少爷的意思是?”</p>
没有回答她的话,小灵加快脚步到小衣身边,帮她提过用绳子捆起来的肉。</p>
三人速速回了家。</p>
*****</p>
杨慎,中国明代的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p>
这就是修庵的来历。</p>
他精通诗词韵律,留下作品超过两千份。他曾在翰林院任要职,但后来卷入内阁“大礼仪”的纷争,最终被罢官流放。</p>
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后,杨慎的人生观发生了极大转变。他的诗词也不再仅仅有浮华之气,增加了许多感伤苦叹。</p>
据说流放期间,杨慎经过泸州的一个码头时,遇到两位渔翁。只见二人坐在江边,垂钓对饮,尽情谈论着前朝往事,好不快活。</p>
历史上的英雄,以及英雄们留下的丰功伟绩,奇闻趣事,在两位渔翁口中,都不过是酒后的谈资罢了。</p>
那一刻,杨慎忽有所感。</p>
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对自己而言是惨痛的往事。但在后人眼中又如何呢?恐怕只够三口酒。</p>
所以,根本没有必要为此感伤。</p>
万物皆有始有终。强如大唐也有灭亡之时。兴盛,衰落,毁灭,新生。历史就是在不断重复这个过程。</p>
于是杨慎大笔一挥,留下了千古名作——《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p>
它后来成了《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以至于后人提到三国,除了作者罗贯中,第二个想到的就是这首脍炙人口的词。</p>
“有这层关系在,能成为乱世的承载倒也合情合理。”达·芬奇总结说。“所以天子大人,我该叫你杨慎吗?”</p>
背景变成了滔滔江水。天子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