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周围的高一八班听众和乌总管一脸半懂不懂的表情在缓慢消化着这些新知识。
倒不是他们的脑子转不过来,现代人的大脑比二十一世纪更加灵活聪慧,高一八班这群平时跳脱的好吃鬼们在数学课上甚至能口述高数题,听得香川仿佛在看天书。
这实在是因为大米的食用领域开发在昨天才刚刚起步,所有船团的农业局对大米的印象都只停留在最终出品的粉末状形态,在这个前提下他们又怎么知道米和粥的一些区别呢?
香川看着周围现代青少年们在逐渐消化这些对二十一世纪人来说习以为常的日常饮食常识,脸上微微一笑,继续开始喝粥。
昨天她在用Geegle查了一下粥的历史。
在上古时期,粥的诞生其实是很偶然的。那时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食物来源不稳定。
有一次,人们在烹饪食物时,不小心将一些谷物掉入了水中,经过长时间的加热,谷物化为了糊状,这就是最早的粥。
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谷物逐渐成为主要食物来源,粥也因为其易于消化、能快速提供能量的特点而被人们广泛接受。
到了二十一世纪,白粥作为一种简单美味且易吸收的主食,在亚洲现代饮食文化里继续发光发热。
当然,这些事香川不打算现在说,反正等回去之后农业局的叔叔阿姨们又要以各种理由跑到家里“蹭饭”,到时候自己肯定要抓舌尖社的壮丁们来一起整理关于大米的一些档案资料交上去。
舌尖社这三知道了,就等于高一八班全班都知道了,多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