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
“嗯……那你是什么看法?”
刘协目光炯炯地看着诸葛亮问道,在这件事上诸葛亮的态度很重要,因为他想找诸葛亮出席去和郑玄辩论,如果诸葛亮也对国子监持以反对态度,那就不好办了。
面对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诸葛亮沉吟了片刻,才回答道:“回禀陛下,臣以为开办国子监乃是好事。”
“虽然朝野上下不少人都说国子监开设的四门新科过于事功,违背了传统儒学治国的理念。”
“但臣却认为,儒学经以多为清谈,可取其精神,却不可一味照搬。”
“治国之道在于完善法度,选贤举能,轻徭薄赋,发展军力,这些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国子监设数算、刑律、工冶、政治四科,无一不与治国息息相关,臣亦可从中窥见陛下之远大理想。”
“开办国子监于国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诸葛亮坦然说出了自己对于国子监的看法,身为士族出身的他,竟然十分认可开办国子监。
而听完他的话后,刘协心里微微松了口气,同时忍不住感慨说道:“若是天下人都能有孔明这般见解,国子监的开办又岂会阻力重重,我大汉又何愁不兴啊。”
看见天子这般模样,诸葛亮心中也猜到了几分天子今天找他过来的原因,多半是和国子监有关。
“陛下,国子监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诸葛亮主动询问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