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刘协没有否认,坦然说道:“国子监的开设,对于士族的触动甚大,现在朝野上下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多。”
“就在刚刚奉孝告诉朕,称郑玄已经出山,正在赶往长安的路上。”
“郑玄乃是当世大儒,他当初就反对过先帝开设的鸿都门学,如今来长安定然也是为了反对开设国子监。”
诸葛亮闻言微微一惊。
郑玄要来长安?
稍作思索后,他坐直了身子,正色问道:“敢问陛下,不知臣如何才能为陛下分忧?”
这就是和聪明人聊天的好处所在了。
刘协见诸葛亮这般主动,便也不再隐瞒,说道:“奉孝向朕献策,让朕效仿石渠阁会议与白虎观会议,同样开设一场辩论会,讨论以儒学选拔人才还是新学选拔人才。”
“这次辩论牵扯重大,不仅是国子监能否立足这么简单,而是直接关系到我大汉未来百年发展大计。”
“孔明足智多谋,能言善辩,故而朕想让孔明参加此次辩论,去与郑玄辩经。”
刘协道出了自己的目的,同时又补充道:“郑玄乃是儒学宗师,朕知道这件事的难度。”
“所以是否参加此次辩论会全凭孔明自愿,若孔明不愿参加,朕也不会怪罪你。”
身为士族出身,却代表国子监去和郑玄辩论,无论结果是输是赢,都必然会为诸葛亮引来骂名。
所以参不参加这场辩论全凭诸葛亮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