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的意图,手脚麻利的坐在御案前面,研磨添香,端茶倒水,打扇扑蚊,整理桌案,递送奏折,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可李象却傻傻的立在那里,不知该如何行事,房内没有其他人,李言又在低头看折子。李象左看看右看看,一时无比尴尬,额上的汗水都流出来了。
李言对此自然洞若观火,在心里暗叹了一声,这个儿子的资质实在算不好,比自己想的还要差上不少。
不过,这样的性格憨实的太子,却十分符合大唐的形势。
自己寿数长远,今年还不到三十,就算活到人们能接受的极限,百岁高龄,那还要坐七十年的龙椅。自己这个儿子今年十五,不一定能撑到八十五岁。
再说了,就算能活那么大,都八十了,再继位还有什么意义?
想到这里,李言心中也是一晒,后世胤礽曾仰天质问道,这天底下,岂有坐了四十年的太子。可实际上,胤礽生下来就是太子,十岁之前什么都不懂。
二十岁之前,风华正茂,正在成长中,不可能担负起一个国家的重任。
真正算起来,要从成年之后,胤礽最多只是做了二十年的储君,也不算特别长,二十岁之前的那二十年不能算的。
而眼前的李象,有可能做七十年的太子,李言想到这里,都为对方感到同情和怜悯。
若对方一直是这种老实敦厚的性子,那倒是福非祸了。
不用继承皇位,便不需要肩负天下兴亡的重担,自然也不需要千锤百炼的成长来磋磨,做一个天底下最优厚的二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辈子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国家的事情,上面有父皇顶着,下面有臣子们干着,自己只要占着这个位置就行了。百年之后,自己与父皇双双离去,自己的儿子或孙子继位为帝。
追封自己为皇帝,在宗庙的祭位上少不了自己一个位置,永享后世香火。
要是这样看来,李象还真是古往今来最幸福的一个人。
没有了期待,李言对这个儿子也没有了要求,显得格外的宽容,抬起头指了指自己批完的折子:“你若无事,就坐过来看看,这些朕都批过了。你是储君,也需要了解一些国家大事。”
“是,父皇~!”
李象神情一松,轻手轻脚的来到御案另一侧,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开始整理起来。
李言微微一笑,继续处理剩下的折子。
一个时辰后,李言的折子处理完,王德也适合的出现在面前,恭敬的说道:“皇上,太子殿下拿了一些夜宵过来,奴婢已经热了一下,您看是不是现在用?”
“好,拿上来吧!”
李言起身来到一边盥洗的地方,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