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粮食收购上,以东厂的名义,保护性收购粮食,把这些地方的粮价根据当地的情况拉起来,提到最高,以便相的补贴百姓,增加百姓收入。”
“是,父皇,儿臣谨尊皇命。”
李象一听,马上应诺道,不过转而问道:“父皇,若是咱们按最高价收购,百姓肯定都会把粮食卖给咱们,这个数量将会翻上几十倍,一来会额外花费很多银钱。”
“二来,咱们的粮库也不一定放得下。”
“这些都不是问题,粮库不够可以让锦衣卫联合当地的官府,征招劳役再修建,有多少粮收多少。”
李言断然道:“银钱的事情你不必担心,资产管理署正在筹集大量资金,用于扩大东厂的规模,在各行各业的拓展中,你可以粮食为主,重点先行扩大粮食收购。”
若说别的李言可能会缺,可他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现在大唐只知道瀛州大量产银,却不知道,有银矿的地方,金矿也不会少。李言派人专门在瀛州北地探查,终于发现了两个规模较大的金矿,偷偷开采。
每月可产黄金二十万两,他只进不出,这些年下来,仅瀛州一地为他供献的黄金就有两千多万两。
再加上李言不断的从大唐和世族手中敲诈。
李言大概统计了一下,自己这十多年在草原上,私人空间里存放的黄金数量在三千万两以上,而白银更是多达三亿两,这个结果让李言都觉得吃惊。
若是让李世民知道,恐怕更会震怖。
大唐现在的国库每年收入在五千多万贯,虽然大唐承平多年,铜钱多发。可相应的,因为突厥开发瀛州的银矿,每年涌入大唐的银子,数量也极为惊人。
再加上贸易的繁荣和每年积累下来的物资,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一贯铜钱依然可以兑换一两银子。
相反的,因为李言这个草原霸主对黄金的喜爱和收藏,市面上黄金的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日渐减少,官面上还保持着一两金十两银的兑换比例。
可在黑市里,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达到了一比三以上。
也就是说,李言私人空间中的黄金,就按官方一比十的兑换,就能达到三亿两银子,再加上白银。
合计六亿两,是大唐国库收入的十二倍。
若是算上黑市,黄金的价值再翻上两倍,就是大唐国库收入的二十四倍。之前李言给了分身一亿两白银,做为维护突厥汗国的压仓银,现在李言私人空间里的金银,依然是大唐每年国库收入的二十二倍。
可以豪不夸张的说,李言才是这个世界最有钱的人,就连那些富可敌国的世家大族,也是远远不及。
就是有了这样的雄厚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