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匈奴自西汉立国以来,就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无数英雄男儿都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屠灭匈奴,就连权倾朝野的窦宪,也生出了赶超前朝卫青、霍去病的心思。
永元元年(公元89年)春,南宫大殿。
此刻群臣正在大殿早朝,只见皇帝刘肇坐在皇帝宝座之上,已经明显地具备了一个皇帝应该有的样子,乍看之下,还真以为皇帝刘肇已经亲政。仔细一瞧,龙座之后俨然有一排水晶链子,而链子后面,则是实际上执掌大权的窦太后。在太后的授意之下,宦官接过皇帝手中诏书,向百官宣道:“匈奴为害我朝已久。仰赖祖宗保佑,我们才能出师克敌,使万里疆土复归平静。请有关主管官员遵循先人成法祭天,以彰扬兴盛美好的事业。”
此刻,北击匈奴的大业终于在窦氏兄妹的操纵下,正式开始施行,而在此之前,朝堂之上,以司徒袁安、司空任隗为首的反对派和以窦宪为首的主战派,还进行了一场决定匈奴命运的唇枪舌剑。
永元元年(公元89年)冬十月乙亥,以侍中窦宪为车骑将军,伐北匈奴。
太后带领皇上,亲自来到洛阳郊外的祭祀台上为自己的这位兄弟壮行,祈求上天赐福于大汉,让汉朝将军窦宪能够得胜归来。
司徒袁安、司空任隗等人此时终于明白,自己无论怎么反对,北击匈奴的事已成定局。为今之计,也只能在大事上和窦氏兄妹保持一致以保持政局的稳定。
这一次,窦宪要出击匈奴,一则是为了还自己多年以来的愿望:做一名可与卫青、霍去病一样的英雄,扬名朝野、流芳百世;二则是为了能够戴罪立功。
窦太后曾与一个叫刘畅的人有染,窦宪知道后一怒之下便把刘畅杀了,开始时窦宪还诬蔑是刘畅的弟弟刘刚所为。可是胳膊终归是拗不过大腿,窦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