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在第三遍看完《石中火》的现有篇目后,我总结了这部作品在创作上的三个严重问题:
“其一,结构松散,炫技严重;其二,人物扁平,描写轻佻;其三,格局狭窄,格调不高。”
翻了一页,王忠兴继续道:
“通过文字以窥作者,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写作时的心态,明知挑战这种题材,自己的笔力尚且浅薄,为了不被人批评浅薄,所以刻意炫技。
“最明显的就是每个章节都在炫技式的切换视角,的确,它的视角转换十分巧妙,但这种为了巧妙而巧妙的技巧,真的是我们文学需要的吗?……”
王忠兴洋洋洒洒讲了一大堆,对《石中火》的批评辛辣程度,比刚才孔怀芳的评价有过之而无不及。
刚才孔怀芳的评价,只是高屋建瓴,从价值观的角度上纲上线,说的是导向问题,并未涉及本身。
单从这一点看,“导向不对”但内容精彩的作品比比皆是,王子虚一个初出茅庐的作者得到各路前辈的关注和评价,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成就。
可王忠兴的否定更甚,他不仅是从价值观,甚至从价值上否定了整本书。
很多作者我行我素,如果上纲上线,他们大概率一笑置之,可要是说他们写得差,就要跟你拼命了。
王忠兴反复在这片雷区蹦迪,简直就好像是刻意为了激怒王子虚一般。
“最后一点,格局不够。很多人在粗读这本书后,都会惊呼这本书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但细读下来你会发现,它格局其实并不高。
“写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