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体验更好,反而会抢走很多人赖以生存的工作,所以李毅并不准备在这上面发力。
至于无人卡车,这里的应用场景主要就是两个,一是干线物流,第二就是港口物流,也跟无人出租车类似,李毅并不准备进入。
所以他真正在意的就是第三个,智能汽车的一级供应商。
而且,他并不是想着要靠供应商的优势去赚钱,反而更期待的是,通过他供货的这些主机厂,给自己提供庞大的道路信息,用来训练自己的智能驾驶系统,最终得出最优解,应用到ff未来汽车上面。
毕竟以后主机厂自研智能驾驶已经成了常态,他能利用先发优势,让自己的系统更先进,就算是保住了领头的位置。
这也是李毅不在意比亚第的原因,毕竟现在需要的是教育客户,如果只有李毅的ff未来和理想两个品牌培养,那猴年马月都培养不出来用户的使用习惯。
不仅仅是智能驾驶,电车的使用习惯,也需要培养。
百花齐放满园春,经过教育的消费者,才是好的消费者,到时候ff未来还有理想汽车才会有更大的市场。
9月3号的时候,在蜀都市领导的见证下,李毅也亲眼看到了江怀车辆和蜀都签订的合作协议。
未来半年内,江怀在蜀都的纯电汽车厂房就会动工建设,预计最快到明年5月份,就会正式形成产能。
“这个项目扩产还需要走一遍流程,蜀省,徽省都要做备案,然后最上面的发改委也要审批一趟。”
协议签订完,项星初准备送李毅去机场。
“那你们这算是未批先建?”
蜀省短短两三天时间,已经规划好了江怀车辆厂区的位置,今天签约的地址就在天府区这边,明显是随时能开工的节奏。
如果未批先建,后面还是很麻烦的。
“这个原来有野马汽车的一个五万辆项目,现在野马汽车半死不活,所以就把现成的让了出来,项目重新投递,也是野马汽车项目更改,估计一个月就能出来,不用担心。”
项星初作为体制内的人,自然知道未批先建的后果,看到李毅担心,所以给李毅解释了一下。
李毅点点头,“那就好。”
顿了一下后,又说道:“刚才你说这是五万辆的产能?”
项星初“嗯”了一下。
“那你干脆和蜀省商量一下,搞成年产五万辆吧,现在产能利用不足,但就怕后面产能不够呢。”
江怀汽车现在肥城主厂区有年产三十万辆汽车的产能,然后目前申报的并市新能源汽车厂也是十万辆的汽车产能,但这个实际是李毅自己投资,自己给ff未来汽车准备的。
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