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所以,他很好奇,KKIS的这群高中生读《纯粹理性批判》,能到达怎样的理解水平。
总不会真的以为,《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通篇都是在批判某个具体的东西吧?
康德“三大批判”中的【批判】一词,并不是指具有强烈否定的动作,而是类似于【格物致知】中[格]的动作,是对抽象的[形而上]或者[道]的概念的一种理解探究。
所以,这些借书的人到底想了解什么?
【现象界】、【物自体】、【不可知论】、【先天综合判断】.这本书的一切,和驹场梳理的KKIS几大关键词一点也不搭。
带着疑问,浅间又扫了一遍KKIS图书馆借阅书籍统计表。
书籍借阅频次排名第二到第五的书,分别是尼采的《权力意志》、孙子的《孙子兵法》、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
全都是和哲学相关的书,而且除了第一本,都有那么一点功利的味道。
无论如何,这几本哲学书,哪怕是放在东京大学图书馆借阅统计目录的前几名,都有些异常了。
正常来说,受欢迎的书籍,多半是那些畅销书吧?
浅间手指拨动滑轮,随着书目下方的内容移上电脑屏幕,书单的异常感消失了。
列表中第6至第20位书籍都很日本——《奇诺之旅》《精灵守护者》《Innocent纯真之人》,三本二次元轻;东野圭吾的《恶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事件》,三本推理;剩下的都是科幻,宫泽贤治的《银河铁道之夜》、田中芳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