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数量却非常稀少。
有水平的学者都喜欢去研究数论,哪怕没什么关键性成果,数论总是很吸引人。
其他方向就都是小众了。
包括代数几何、拓扑学,还有更少见的模糊数学,复杂性理论也是其中之一。
在复杂性理论的方向上,一年都难看到几篇真正有成果的论文,其难度可以用一个经典问题来举例--
P和NP问题。
这是千禧七大数学难题之一。
其他的千禧难题,都会有一定的研究和进展,而P和NP问题从未有任何进展可言。
偏差评估体系的算法牵扯复杂性的逻辑关系,就如同十几个不同的数字,数量看起来并不多,但可以两两结合,有的则是三个结合,还有的四个结合,结合的结果之间还有关联,再逐条进行分析,包含的逻辑关系就变得非常复杂。
“不用去理解所有的逻辑关系,实际上,底层的核心是判定。”
张硕解释道,“每当执行一次评估,就会出现判定结果,再根据判定结果去进一步计算判定……”
他围绕核心点讲了很久。
廖振宇、刘烨等人理解的差不多,连续几个问题都问到关键点上。
高洪利还是有点晕,他毕竟是上了年纪,脑子已经跟不上年轻人,对新东西消化速度要慢得多。
后面有个刚来的研究员则是一头雾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