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可惜不能种红薯,不然就这块地,收个近千斤红薯都不成问题。”
朱元璋疑惑道,“红薯不挑地,哪里都能种。可这块好地拿来种红薯岂不可惜了?红薯再好,也不如面好吃吧?”
老农苦笑,“红薯吃多了是不如面好吃,但收成高,俺们能不挨饿啊。”
朱元璋更加不解了,问:“老弟家中多少口人?有多少亩田地?麦子丰收竟都不够吃?”
老农道,“俺家人多着咧,除了俺浑家,还有四个小子、两个闺女。至于田地嘛,俺佃了大宗长家的七亩多田地。”
朱元璋:“就算是八口人,七亩多田地交了田赋也该够吃吧?”
“俺们不用交田赋,只交租子。”老农摇头,随即又道:“但租子比其他地方交的田赋都高,交七留三,还要偿还租借耕牛、农具的钱,余粮紧巴巴的,想吃饱饭很难哩。”
听老农这么说,朱元璋瞬间恍然,问:“你佃的是孔府的田地?”
老农笑起来,“黄员外是外乡人不知道,俺们曲阜方圆十里,几乎都是大宗长家的佃户,俺家可不例外。”
朱元璋:“老弟也姓孔?”
“是呀,往上数千八百年,俺家也是嫡脉哩,都是孔圣人的子孙。”
听完,朱元璋看着老农晒得黝黑却可见根根肋骨的上身,菊花似的老脸,以及地里老汉三个同样瘦的儿子,再起身望望周围大片金色麦田间挥洒汗水的农夫们,尽都是一般干瘦的模样,他一时沉默了。
回过神来,朱元璋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