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朝官场有非翰林不入阁的潜规则。因为这一点,官场众人向来视翰林官为“储相”。
但蒋临在翰林院里冷眼看着,前程远大的翰林官固然不少,但更多的人还是要坐半辈子冷板凳的。
想在翰林院那个人才济济的地方出头,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诚然,翰林清贵,但翰苑里的斗争也十分激烈。在这地方想要往上升,功绩、才华、资历、清望、圣心,这些一样都不能少。
只有这些全都有,才能平步青云。
只有平步青云了,才是所谓的储相。
若是没有,即便翰林也不过是贫寒清流,储相之名更是无从谈起。
况且想要进翰林也不是容易的事。
若是能考中鼎甲还好,一进翰林院就是六七品的官了。
可若不是,那就要考庶吉士,做满三年后才授官七品。
而像他这样出身三甲的同进士,熬满三年,也不过在翰林院里混个正八品的小官罢了。
起点如此之低,前程自然也就差了。
抡才大典三年一次,每个人一生参与科举考试的机会也是有限的。
想要年纪轻轻就直入翰苑平步青云,毫无疑问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在蒋凤举看来,贾璋的起跑线可不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