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据说,洪科捷入主翰林之后,某日乾隆皇帝于夜间造访书斋,其时明月疏竹,便脱口吟出下联:“影移疏竹月当窗”;洪科捷一听,知是乾隆皇帝驾到,当即一惊,赶紧出外相迎,并顺口吟道:“香引从花风入座”行礼叩拜完毕,便引乾隆皇帝进入内室坐定。
\n
洪氏家族才子颇多,洪科捷也出自溪溢馆。翻开乡里传记,也有不少洪承畴当年与先生对过的对联。个中情趣,不知是真是假,现抄录如下:
\n
其一:“砚台长长,能赋诗文百篇;豆腐方方,犹似玉印一章。”其二“白豆腐,豆腐白,做人清正博学学李白;黑砚台,砚台黑,为官铁骨叮当当包黑。”
\n
从联语中不难看出,先生所出的上联,都是灌输传统学问和人品情操的儒家思想,期间饱含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而小小洪承畴的对联,却是人小志大,句句与官与印相联。可见在科举制度之下,学子们对前途和未来的渴望,是从小就立有的志向。
\n
3。
\n
因此,自古以来,洪氏家族成员所受的教育,多半是非常正统的中国儒家教育。也难怪当年清军入关之初,对儒家思想非常漠然。他们以为,江山都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那些“忠孝仁悌,礼义廉耻”都是读书人耍嘴皮子的伎俩,不足挂齿也。然而,正是洪承畴最初的忠义和后来的直谏,才让清朝的高层领导,有了深刻的思想改变。
\n
当年,洪承畴被俘之后,皇太极极是爱惜其才,曾多次派人前来劝降都被洪承畴骂了回去。因此,更激起皇太极的爱才之心,他非常担心洪承畴会寻死而不降服。洪承畴的坚贞不屈,让皇太极感悟到大汉儒家精神的可怕力量。一个垂死的王朝和一个被俘的俘虏,在儒家政治思想的支撑下,竟然会有这等强大的精神力量,实在不可小觑!
\n
这让皇太极不得不重新评估汉人的儒家文化。后来,皇太极又派了一位曾与洪承畴共事、并交往极深的明朝降官,前来劝降。照例,也被洪承畴臭骂一顿,不给他半点面子。不过,这仁兄被骂之后,回去非常高兴地告诉皇太极:洪承畴肯定不会自寻死路,他的投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